

毛笔蘸上白醋溶液,寸寸涂过染有紫甘蓝溶液的纸花,原本蓝色的花朵渐渐变成红色……你以为这是在实验室?不,这是77779193永利化学化工学院“奔跑吧,化学”比赛的现场。5月12日下午,来自化学化工学院八个不同专业的32名同学分组接力完成了两项实验操作比赛与知识竞答比赛。
从用天平精准地测量紫甘蓝的重量,到加入适量温水挤压,再到最后的上色与观察变化……在敬敷广场上进行变色花实验比赛的选手们手法娴熟、动作敏捷,每一个人都安静熟练地进行着各项操作。除了给花变色,选手们还自制了碳酸饮料。空饮料瓶中加入白糖和适量果汁,再注水加上小苏打和柠檬酸,拧紧瓶盖,摇匀……一杯汽水新鲜“出炉”。一旁正在为选手打分的裁判夏旗介绍,看似简单的实验步骤实际上很考验选手们对于化学计量的把握,“比如小苏打的称量,克数要把握精准。还有溶液的引流也要做到精细。实验步骤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打分点,选手们要做到绝对的精准。”
化学专业2017(2)班的任丽佳表示,自己其实并不是很担心实验操作的环节。“之前在实验室里有了一定的实验经验,实验步骤也都基本熟悉。”任丽佳说,她唯一比较担心的就是之后的接力跑知识竞答比赛。
实验操作比赛比的是细心与实践能力,而知识竞答比赛比的则是速度与理论知识。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,选手们便如离弦的箭迅速地从润博餐厅出发跑向化学楼。“紫甘蓝遇酸显什么色?”“紫甘蓝遇碱显色不同的原因是什么?”“滴定实验中,滴定盐酸基准物是什么?”知识竞答环节中,选手们面对与实验内容有关的专业问题时表现各不相同。有的选手很快就能将答案脱口而出,有的选手则需要一番苦思冥想才能勉强说出答案。这给不少同学敲了警钟,材料化学专业2017(1)班的张哲说:“这次知识竞答比赛让我意识到,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上专业内容的记忆与理解是非常重要的,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。”
经过激烈比拼,2017级化学专业(1)班最终夺冠,2017级材料化学专业(3)班与2017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(1)班分别获得本次比赛的第二、三名。
据悉,这是化学化工学院首次举办“奔跑吧,化学”比赛。“这次比赛旨在将化学的理论知识、实验操作与体育锻炼结合起来,让同学们能够走出宿舍,在丰富知识的同时,也能锻炼身体。”此次比赛的负责人余灿表示,“我们会继续努力,积极组织举办更多有意义的活动。”(文/学生记者 黄倩 施玲慧 图/学生记者 魏寅剑 杨玉滢)